日期:2018年11月08日来源:暂无
徜徉在会议专设的信息大集上,与会者能深深地感受到现代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正在怎样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大会上指出,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农业开放入世、农民工大量进城之后,又一轮指导农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和规则模式的改变与创新。
信阳茶叶市场的展台前,电子屏幕上滚动着一个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和个体茶商的产品信息。借助专业的电子交易系统,信阳茶叶市场以标准化和数据化为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经营的茶产业打造了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现货交易市场,“全球供应、中国交易、信阳定价”的茶叶价格中心逐步形成。
海南互联网小镇的展台前摆满了诱人的热带水果。“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找到每一个水果的源头。”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党委书记胡余亨说,给小镇产出的农产品贴上可以追本溯源的二维码只是小镇“互联网+”的一个小窗口,“每一个互联网小镇都有自己的镇级综合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光纤入户全覆盖、生产经营管理全覆盖,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新农民创业创新行动全覆盖,可以说互联网小镇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的号角正在吹响。夯实基础,成为信息化深度改造传统农业重要前提。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论坛上指出,中国农业基础依然不够,“基础工作十分重要,没有基础的话,物联网加不上,信息化也加不上。几十年全球和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实践,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不容怀疑的正相关,所以一定要加强基础,注重融合,把握当前和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大会发言时指出,农业部通过抓好信息进村入户和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两大基础性工程来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推进大数据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目前,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已扩大到26个省份116个县,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2万多个,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创建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在全国开展大宗农产品的全产业链监测试点,创新发布中国大宗农产品月度供需平衡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分享学习,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拥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农视网络